·印中能源環保合作前景光明
記者:那您認為中印兩國在能源和環保等領域內的合作前景如何?因為西方國家一直指責中印兩國是溫室氣體排放大國。
謝鋼:這是一個很有意思的問題。印中兩國正在不斷推進能源領域的合作。特別是在2005年12月到2006年1月這兩個月間,合作的步伐特別引人注目。當時印度石油部長訪問了北京,并和中方簽署了一份能源合作協議。
中國目前已經取代日本,成為了世界第二大油氣消費國,印度則排在第四位。印中兩國作為世界主要的油氣消費國,兩國能源合作協議的意義,就在于兩個主要消費者聯合起來,一起向生產者施加壓力,并共同收益。根據雙方達成的協議,如果中國在第三國開采石油,印度可以通過輸油管道或其它運輸手段進口石油;反之也同樣成立。
就修建一條伊朗-巴基斯坦-印度石油管道運輸路線一事,上述三國的官員正在展開磋商,也有人建議將這條運輸線延長到中國的四川和云南省,向當地提供所需的能源。這是一個合作方案。此一項能源合作方案是在修建從哈薩克斯坦到中國新疆的天然氣運輸管道的時候,將運輸線經過西藏,克什米爾,最后延長到印度新德里。這項項目的實施都需要大量的資金投入,技術和人力上的要求也非常高,對于印中兩國都是很大的挑戰。
關于全球變暖問題,你說的很對,西方國家的確在這個問題上對印中兩國,以及東南亞國家提出了批評。但西方的批評存在疑點,因為破壞地球臭氧層的CFC(氟氯化碳)物質都來自于高度工業化的發達國家,印中兩國在這方面并沒有造成像美歐那樣嚴重的污染。而且,印度、中國、日本和東南亞國家都簽署了《京都議定書》,但美國沒有簽署。
印中兩國未來都需要引入先進的高效能源利用技術,并降低污染,如果可能的話兩國可以就此技術展開聯合研究,或是使用像太陽能和風能這樣的干凈的新能源。實際上,兩國在基礎層面上的合作已經在進行之中,合作的進一步深化將使雙方受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