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日報網環球在線消息:諾貝爾和平獎得主、前蘇聯領導人戈爾巴喬夫最近警告說,美俄兩國關系有滑向新一輪冷戰的跡象。伴隨著伊朗核危機的日漸升級,美國和俄羅斯政治歧見也越來越大,甚至到了要對決的程度。恰逢此時,美國副總統切尼又火上澆油,2006年5月4日在訪問立陶宛時強烈譴責俄羅斯“在民主與人權方面的倒退”,并稱俄在用石油做武器,“敲詐其它國家”。這無異于寒天澆冰水,將美俄關系推向新“冰點”。美俄關系的急轉直下讓美國的俄羅斯問題專家憂心重重。
“切尼對莫斯科這些強硬用詞和尖銳的指責,讓很多美俄觀察家感覺一場新冷戰似乎在醞釀當中,口氣就好象當年邱吉爾的富爾頓鐵幕演說(Fulton
speech),或是里根總統將前蘇聯稱為‘邪惡帝國’(Evil Empire)的著名宣言!泵览麍源髮W俄羅斯分校(American University in
Moscow)校長愛德華·洛贊斯蓋(Edward
Lozansky)對《華盛頓觀察》周刊說,“華盛頓應該深呼吸一下,仔細考慮一下自己的態度。美國同一個剛剛從20世紀90年代的動蕩和混亂中恢復起來,正在或已經成為國際舞臺上強勢角色的國家作對,這樣真的符合美國的國家利益嗎?”
美國魏登堡大學(Wittenberg
University)政治學教授于濱在接受《華盛頓觀察》周刊的電話采訪時說:“切尼的話有相當大一部分代表美國的外交走向。美國如此放狠話,有可能是為了壓俄羅斯在伊朗問題上妥協。但是要說就此回到冷戰,已經不可能了。俄羅斯正處在大病初愈的時候,沒有重開冷戰的實力。即使美國挑釁,俄羅斯也不會接招。如今形式下,普京更愿意和美國!岬馈(普京本身就是個柔道高手),借力打力,而非硬碰硬!
在世界大國的多邊博弈中,美俄不斷交惡讓人不禁想到,俄羅斯是否會由此轉向東方,與中國進一步走近,攜手改變東北亞的戰略格局。對此,美國堪薩斯州立大學(Kansas
State University)俄羅斯問題專家戴爾·赫斯伯靈(Dale
Herspring)認為,俄羅斯心中有數,中國對它的依賴多于它對中國的需要。俄羅斯正憑借石油自己在國際舞臺站立起來。
“全球石油價格的上升讓俄羅斯更有機會舒展它的肌肉,越發顯出其用武之地!焙账共`對《華盛頓觀察》周刊說,“某種程度而言,莫斯科正在占據中東在國際關系中的地位,同時把歐洲、中國和印度擠到被動的角落。這幾個地區都需要來自俄羅斯――全球第二大石油儲藏地的‘黑金’。因此,莫斯科擁有了主動性,它想抬一抬油價,烏克蘭、歐洲或其他國家除了抱怨沒有別的方法!
·切尼拉開新冷戰“鐵幕”?
“在當今的俄羅斯,反對改革的人們正在伺機顛覆過去10年所取得的成果。俄羅斯政府在不公正、不恰當地限制本國人民的權利,這會影響俄與其它國家的關系!蹦壳罢跂|歐三國訪問的切尼副總統在出席波羅的海和黑海國家領導人會議時,不忘仔細敲打俄羅斯一番。他甚至含蓄地表示,雖然沒有人相信俄羅斯注定將成為一個敵人,但它現在正面臨著抉擇。
當然,副總統的一次講話并不能完全代表美國的官方外交政策。負責歐亞事務的美國助理國務卿丹尼爾·福瑞德(Daniel Fried)
5月1日仍堅持說,“客觀地講,美俄間并沒有緊張的關系。我們不相信俄羅斯民主已經迷失掉了。兩國有很多理由進行合作,美國只能把俄羅斯當作有潛力的合作伙伴!比欢A盛頓泛起美俄關系惡化的氣息已經有一段時間了。
“說實話,我有點迷惑。很顯然,布什總統和其他美國高級官員都不喜歡俄羅斯缺少西方式的自由,但是單單這一點,應該還不至于導致兩國總體關系出現明顯的分歧。因此,切尼在立陶宛的聲明令人迷惑,”赫斯伯靈評論說。赫斯伯靈曾在俄羅斯擔任過多年外交官。
在布什第一任期,中美、俄美關系的好轉要拜9.11事件所賜。美國的外交戰略重點在9.11轉向中東和反恐,而普京也十分大度,成為9.11恐怖主義襲擊事件之后第一個打電話慰問美國的外國領導人。美俄關系借著9.11后美國對外政策重點的偏移而走向緩解,俄羅斯還允許美國進攻阿富汗時進入自己在中亞的勢力范圍,甚至開放自己的領空便于美國在海外執行反恐任務,以顯示合作的誠意。
于濱說:“布什連任之后,覺得俄羅斯不太聽話,在民主和外交上(的表現)都讓美國不高興。普京上臺后,恢復了很多前蘇聯的色彩,重新收回地方權力,加強中央集權;恢復了斯大林時代的前蘇聯國歌,只是把歌詞變了;并將自己過去在俄政府和克格勃的同事們任命到自己的內閣中。這些在美國人看來,都是在走民主回頭路,無論是民主黨還是共和黨,都對俄羅斯的走向皺眉頭!
美俄關系從2006年1月起就開始明顯走下坡路。切尼在白宮邀集俄羅斯問題專家,重新評價美俄關系,賴斯也在國務院開會,架勢仿佛回到了布什第一任期剛開始的幾個月。當時,才坐上總統寶座的布什推翻了克林頓政府對中國和俄羅斯的政策,外交姿態變得十分強硬,甚至驅逐了41名俄羅斯駐美的外交官,以表達俄向伊朗出售武器的不滿。
“其實,如今的俄羅斯已經不是當年的蘇聯,即使是建立民主制度,俄羅斯也有不同于美國的國情,但是美國人不理解,”于濱說。
說到俄羅斯的民主倒退,赫斯伯靈認為:“在美國眼中,中國和俄羅斯在民主與自由的表現上是有分歧的:華盛頓從來沒有真正期待北京能走在保護人權的前沿,而對俄羅斯,很多美國人覺得總體上,俄羅斯仍有西方似的自由,只是現在正在消失,而中國則從來沒有過!
洛贊斯蓋則認為美俄關系走向惡性循環的首要原因是,華盛頓里十分活躍的反俄院外活動集團。這些院外活動集團有一套自己的議事章程,從不把美國在遠東的地緣政治利益放在考慮范疇。
“(另外,)能源作為一種國際舞臺的政治武器騰空而起,中國和印度兩個經濟迅速成長的大國助長了這一趨勢。而俄羅斯則占據了這一新現象中的優勢地位。”洛贊斯蓋對《華盛頓觀察》周刊說,“華盛頓的最高級官員在講到美俄關系時,措辭矛盾,給人的印象是,美國尚沒有一套清楚的對俄政策。但是,似乎美國決策層已經決定要應對現狀!
作為俄羅斯問題專家,洛贊斯蓋將參加5月16~18日于美國國會山舉行的“世界俄羅斯論壇”(World Russian
Forum)。他所在的美利堅大學莫斯科分校是該論壇的主要組織者之一。
洛贊斯蓋認為,美國若真的與俄羅斯交惡,將不是一個明智的決定。布什總統講過很多次,美國在迎接21世紀的挑戰時需要俄羅斯。洛贊斯蓋說,他懷疑美國人如何自信地處理國際反恐、塔里班、伊拉克、朝鮮等問題,同時又將俄羅斯逼到對立面。
赫斯伯靈和洛贊斯蓋都不愿看到美俄之間一直墮入冰河。洛贊斯說:“現在,我們只能希望俄羅斯的領導人不要對切尼的話作出過激反應,而是保持冷靜。我預計俄方會等待布什總統公開,或至少是私下對此事加以澄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