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羅斯:新世紀重鑄輝煌
在與美國展開的探月競賽中,蘇聯曾一度占盡優勢,它的探月活動總是與一連串的“第一”聯系在一起,在心理和技術上就對美國形成巨大壓力。但在蘇聯解體后,俄羅斯航天計劃在資金缺乏的情況下被迫瘦身,其月球探索在這一時期幾無進展。
進入21世紀后,石油天然氣等資源給俄羅斯帶來了豐富的回報,昔日曾翱翔太空的雙頭鷹重拾夢想,再次將目光投向月球。今年8月31日,俄羅斯聯邦航天署署長佩爾米諾夫宣布了從目前到2040年的航天計劃,提出在2025年前將宇航員送上月球。
時間表:
·2012年前后:發射無人月球探測器
按照計劃,俄羅斯將在最近10年內向月球發射4個無人自動探測器,初定于2012年發射的“滲透者”探測器將是俄羅斯在蘇聯解體后的首顆探月衛星,它將獲得關于月球地質的第一手資料。俄專家表示,俄目前已具備提前兩年執行這一計劃的條件。如果進展順利,俄還將同印度合作,于2016年向月球表面投放一輛新式無人探月車。
·2025年前:載人登月
像美國一樣,俄羅斯將研制可多次重復使用的新型載人飛船“大剪刀”,預計在2015年前建成,并在2025年將俄羅斯宇航員送上月球。
·2027年-2032年:建立月球永久考察基地
俄專家稱,俄探月計劃是開放的,俄希望能夠通過國際合作來開發太空,從而減少在探月方面的預算開支。美國2006年提出要建月球永久基地后,俄羅斯曾表示愿意提供技術和經驗支持共建基地,但此舉被美國“謝絕”,此后俄羅斯更加重視自身探月計劃的制定和實施。月球基地的建立將成為俄羅斯2035年后開始實施的火星計劃的基礎。

歐洲首個月球探測器“智能1號”
歐洲:“曙光”緊追美國
“全世界即將掀起新一輪的探月熱潮,這一次,歐洲航天局要走在前面。”去年9月,歐洲首個月球探測器“智能1號”成功撞擊月球后,歐洲航天局官員滿懷雄心壯志。歐航局日前公布了一項新的探月計劃,即向月球發射機械鉆探器,尋找源自地球早期的隕石,為了解生命在地球上的起源提供重要線索。這將是人類首次在月球上進行大膽的鉆探行動。
歐航局也并不禁止各成員國單獨開展太空探索項目。在新一輪探月熱潮中,德國和英國躍躍欲試。德國計劃在2008年前出臺詳細的探月計劃,政府將為此投資達3億歐元。英國則計劃在2010年前將一個無人探測器送入繞月軌道,尋找適宜人類居住的地點。
早在2004年,歐航局就公布了一項與美國宏偉的“新太空計劃”十分相似的“曙光女神”(Aurora)計劃,其最終目標也是建立月球基地,并以此為跳板實施載人火星探測,而且計劃進程也大致重合。
時間表:
·2020年-2025年 實現登月
·2030年-2035年 以月球基地為“中轉站”著手登陸火星。
歐洲“智能1號”月球探測器。
2006年9月3日,加拿大-法國- 夏威夷望遠鏡拍下了“智能1號”探測器撞月的精彩一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