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嫦娥一號”月球探測器模擬圖
中國:美國最擔心的競爭對手
中國探月工程首席科學家、中科院院士歐陽自遠介紹說,中國的整個探月計劃分為“探”、“登”、“駐”三個階段,即無人探月、載人登月和建立月球基地,其中2004年經國務院立項的“嫦娥工程”屬于第一階段,它又分為繞月飛行、機器人著陸、勘查采樣及返回三步走,簡稱為“繞”、“落”、“回”三期工程。據他說,“嫦娥”繞月探測工程全部完成估計耗資最多為數百億元人民幣,第一期工程總投資約14億元人民幣,僅相當于北京市兩公里地鐵的造價。只有完成了這三期工程后,中國才會考慮和實施載人登月以及與有關國家合作共建月球基地。
“嫦娥工程”是繼發射地球衛星、突破載人航天技術之后,我國空間科學和技術發展史上的第三個里程碑,也是我國深空探測“零的突破”的標志性工程。NASA局長格里芬最近不止一次表示,“美國面臨的最大挑戰來自中國”。他指出,中國此前的載人航天行動已讓美國人領教了中國的航天能力,美國如果不加快腳步,后面加入的國家很快就會趕上來,甚至可能在下次“拜訪”月球時捷足先登。

“嫦娥一號”探測器發射步驟示意圖
時間表:
·2004年-2007年:“繞”的階段,主要目標是發射“嫦娥一號”探測衛星
預計于2007年10月下旬發射的“嫦娥一號”將對月球進行全球性、整體性和綜合性探測。這將是我國實現首次繞月飛行。
·2007年-2012年:“落”的階段,主要目標是實現月球表面軟著陸與月球巡視探測
月球軟著陸器將攜帶月球巡視勘察器(俗稱月球車)在著陸器落區附近進行高分辨率攝影和月巖的現場探測,并把數據傳回地面。這一階段的主要突破是在地外天體上實施軟著陸技術和自動巡視勘測技術。
·2012年-2020年:“回”的階段,主要目標是實現月球表面軟著陸并采樣返回
采樣返回器將在月球表面特定區域軟著陸,并進行勘查和采樣分析,然后將月球樣品帶回地球,在地面上對樣品進行詳細研究。這一階段的主要突破在于返回器自地外天體自動返回地球的技術。
民間:3000萬美元懸賞探月先鋒
除了航空大國間的探月競賽,民間對月球的熱情也與日俱增。全球最大的搜索引擎公司谷歌(google)在今年9月宣布與美國X大獎基金會聯手設立獎金總額達3000萬美元的“月球X大獎”,用于獎勵向月球成功發射無人探測器的私營企業。
根據谷歌宣布的“月球2.0”計劃初步規則,探測器成功安全登陸月球后需要開動至少500米,并且要向地球傳回至少1GB大小、含有高清晰度照片和視頻內容的數據包。在2012年12月31日之前第一家實現這一目標的私營企業或非政府機構將獲得2000萬美元的頭獎,而第二名的獎金為500萬美元。剩余的500萬美元專門用來獎勵那些“超額”完成任務的團體,即在實現基本要求之外,還獲得一些里程碑式的發現或表現卓越,比如找到美國“阿波羅”號登月時遺留的著陸艙、發現月球上存在水的證據,或探測器行動超過5公里等。
谷歌在規則中也表明,這是一場“限時比賽”。如果在2012年末前沒有決出勝者,那么第一名的獎金將降到1500萬美元。比賽有效期將持續到2014年末,在這之后完成比賽的隊伍將與“月球X大獎”獎金無緣了。
相關鏈接:月球基地四大難關
·能源:太陽能是月球發電的最佳選擇。但在陽光最充足的“南極”地區,晝夜更替的間隔長達14天,這就意味著,科學家必須找到度過整整14天“冬眠期”的方法。
·太空服:“阿波羅”號使用的登月服在地球上重270磅,月球上僅為40到50磅,比較適合人體穿著。但如果從月球基地前往火星上,這套服裝的重量就會增至102磅,宇航員很難穿著它到處活動。因此新設計的宇航服要更簡潔輕便,且能抵御干燥的月球塵埃。
·塵埃:當年“阿波羅”號的宇航員在登月3天后就抱怨說,宇航服上的連接處都是塵埃。未來的登月活動將比“阿波羅”號更繁瑣、更長期,如何才能讓宇航員在活動中避免塵埃的干擾?此外,科學家還在研究一種“防塵帳篷”,以便在搭建月球基地時提供一個“無塵環境”。
·月球工具箱:月球表面的特殊環境,決定了宇航員使用的月球工具箱必須經過特別設計。美國工程兵實驗室的卡爾金斯博士認為,月球工具可能會像19世紀的工具那樣簡單古樸,例如纜繩、滑輪車和杠桿等等。
(康娟 編輯:肖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