勤奮的學生
孫耿豪的卷尺公司行內知名,生產的“榕申牌卷尺”是廣東省著名商標,然而比起德國、美國的著名品牌,榕申牌卷尺的價格只是它們的1/10。孫耿豪告訴記者,一個簡單的技術就能讓一個卷尺身價漲至10倍,但成本最多是一倍。孫耿豪不是沒想過讓自己的卷尺身價翻番,但一直以來,他都苦于找不到技術、人才。
“這就是為什么我們要向德國學習的原因。同樣是金屬行業,德國就能做成高附加值的產業,但在我們這卻成了落后產業的象征。”吳克東說。
揭陽最初的打算是規劃建設一個金屬生態園區,但與德國接洽成功后,金屬生態園區的理念演變成金屬生態城,包括金融平臺、人力資源平臺、交易平臺等6大平臺的金屬城在投產后,揭陽將形成以金屬城為龍頭的大金屬行業發展格局,預計每年可創造超千億元的產值。
經過對優勢產業的轉型升級,既保住了傳統的產業支撐和經濟支柱,又開辟了新的發展空間,創造了新的區域經濟增長點。揭陽的企業家說干就干。
去年11月,揭陽市長親自率領企業家赴德國,并在德國成立了金屬企業聯合會歐洲辦事處。今年4月中旬,聯合會組織企業家再赴德國。企業家回來后都紛紛感嘆受到的沖擊和啟發很大。
在德國幾天,50多歲的林眾偉甚至每天寫日記,10多天下來,日記寫了滿滿26頁。他在日記里寫下了馬路邊的不銹鋼垃圾桶、酒店房間的房門合頁、衛生間的玻璃夾。在黑森州工會的一次走訪中,他甚至在日記里手繪了那個別致會議桌的構造圖和拼裝圖。
負責聯合會與德溝通的沈捷感嘆不已,“雖然揭陽是個不那么發達的地方,但確是個非常勤奮的學生。”他對揭陽走出去的想法、態度,以及為中德的積極合作感到非常驚訝。
“這在中國將是一個非常好的示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