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去幾年,經過對曾經被發現暗中偵察、泄露機密信息、竊取公司機密或從事破壞活動的公私職員的大量研究,確認了能夠提供可能的威脅線索的心理檔案。當局官員希望政府工作人員接受培訓,學會尋找這類跡象并報告,以便將下次違規行動扼殺在搖籃里。
美國國家反間諜辦公室發言人吉恩·巴洛正在幫助實施“內部威脅項目”。他說,“我們在過去的間諜案中發現,人們會看見可能有助于識別間諜的事,卻從來不報告。因此,該項目就是要告訴人們應該報告哪種活動,如何舉報,以及舉報的重要性。”
然而,就連政府的頂級科學顧問也在質疑這些技術。那些專家表示,試圖通過行為監測來預測未來的行動尚未被證實是有效地,還有可能造成非法的民族和種族歧視以及侵犯隱私。
2008年美國國家研究委員會有關偵查恐怖分子的報告得出這樣的結論,“相關科學界或委員會并沒有就行為監測或心理監測技術是否完全做好投入使用的準備達成共識。”
該報告的撰寫人之一、卡內基·梅隆大學統計與社會科學教授斯蒂芬·費恩伯格說:“做一些類似于預測未來泄密者的事似乎更具有投機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