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國外交部28日舉行的中外媒體吹風會上,中國財政部副部長朱光耀和中國人民銀行國際司司長張濤就胡錦濤主席即將出席二十國集團領導人第六次會議的與會背景和中方有關立場做了介紹,強調本次會議將對促進全球經濟復蘇和增長、維護國際金融市場穩定的重要性,并呼吁各國繼續發揚同舟共濟的精神。
財政部副部長朱光耀表示,胡錦濤主席即將出席的二十國集團戛納峰會是一次具有重要意義的會議,將對促進全球經濟復蘇和增長、維護國際金融市場穩定產生重要影響。為做好戛納峰會的政策準備,二十國集團財長和央行行長于10月14至15日在法國巴黎舉行二十國集團戛納峰會前最后一次會議并發表聯合公報,在以下幾個方面達成重要共識:
二十國集團財長和央行行長一致認為,目前全球經濟面臨的下行風險增大,二十國集團各國應采取果斷應對措施恢復市場信心,保持銀行體系和金融市場穩定,促進經濟復蘇與增長。各國財長和央行行長期待歐元區進一步采取措施,最大限度地擴大歐洲金融穩定基金影響力以避免危機蔓延,并通過實施綜合計劃果斷應對挑戰。為應對短期經濟脆弱性問題并在中期內鞏固經濟強勁、可持續、平衡增長的基礎,財長和央行行長將向戛納峰會提交由協調一致的政策措施組成的戛納行動計劃供領導人討論和審議。戛納行動計劃主要內容包括:發達經濟體將根據各自不同的國情,采取措施提振信心、促進增長,并實施明確、可靠、具體的財政整頓措施;新興經濟體將在必要時調整宏觀經濟政策,保持經濟增長勢頭,減輕通脹壓力,增強應對資本流動沖擊的能力。所有二十國集團成員都應進一步推動結構改革,提高潛在增長率并擴大就業。
二十國集團財長和央行行長同意采取切實措施建立更加穩固和更強抗風險能力的國際貨幣體系,進一步完善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監督職能和援助工具,確保IMF擁有充足資源以履行職責。財長和央行行長承諾將繼續推進金融部門改革,加強對系統重要性金融機構、影子銀行體系以及場外衍生品市場的監督,推動建立一套高質量的全球統一會計準則的目標,并強調開展全面稅收情報交換的重要性,重申將推動大宗商品市場有效運作,減輕糧食價格波動的影響,并加大對發展中國家基礎設施融資的支持力度。
朱光耀說,中方在會議上強調,當前全球經濟進入一個新的困難時期,各國應繼續發揚同舟共濟的精神,進一步加強宏觀經濟政策協調,共同致力于保持經濟增長,促進金融市場穩定,反對各種形式的貿易和投資保護主義。
中國人民銀行國際司司長張濤介紹了中方在G20戛納峰會有關議題上的立場:
第一、關于“強勁、可持續、平衡增長框架”和戛納行動計劃。中方認為,當前環境下,當務之急是修復金融市場功能,提振市場信心。戛納行動計劃應向市場傳遞出明確的積極信號,希望各方本著建設性態度,盡快達成一份全面、務實的行動計劃。中方認為,各國均應采取促進經濟平衡持續增長的結構調整措施。受財政赤字和債務嚴重威脅的國家應加強財政整頓,落實各項政策措施,大幅削減財政赤字。中方注意到剛剛結束的歐盟峰會和歐元區峰會出臺了一系列解決危機的方案和建議,中方對此表示歡迎。此外,中方還認為,發達逆差國應增加國內儲蓄,改善市場環境并增強出口競爭力。部分新興經濟體應加強社會保障制度建設,減少預防性儲蓄,刺激私人消費,增加基礎設施建設支出。主要儲備貨幣發行國應減少貨幣政策的負面溢出效應,保持匯率相對穩定,減少其他國家被迫競爭性貶值的可能性。
第二、關于國際貨幣體系改革。中方支持在尊重現行籃子貨幣標準下改革特別提款權(SDR)貨幣籃子,以提高SDR的代表性、穩定性和吸引力。在基金組織改革上,中方主張基金組織修訂多邊監督框架,擴大監督范圍,提高監督的公正性和公平性,并呼吁各方加快國內審批程序,于2012年基金年會前落實2010年份額改革方案,從根本上增強基金組織應對危機的能力。
第三、關于金融部門改革。中方歡迎金融穩定理事會(FSB)等國際組織和各國根據G20領導人達成的共識,按照既定時間表切實推進金融部門改革,進一步落實推動關于加強信用評級機構監管的相關改革。
(來源:中新網 編輯:陳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