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日報網環球在線消息:“實力與媒體責任大體有四個方面:第一個問題著重談了軟實力是國家和民族的凝聚力。第二個問題,談了軟實力是一種特殊的影響力。在當今,我們所說的媒介世界的當今,傳媒的影響力又是文化影響力的一個核心所在。第三個問題是國家和地區之間的協調能力到底怎么樣。第四個問題是參與國際組織和參與國際間重大活動的能力怎么樣!
2007年3月29日,復旦大學新聞學院教授孟建做客“傳媒沙龍”與網友以“國家軟實力建設與傳媒責任 ”為題進行了在線交流。
孟建:教授,博士生導師,現任復旦大學新聞學院副院長、復旦大學
國際公共關系研究中心主任、國務院新聞辦省部級新聞發布活動評估組組長。目前孟建教授承擔了國家奧委會的重要研究項目:《2008奧運會:中國對外形象傳播戰略研究》,上海社會科學重點項目:《2010世博會:上海形象競爭戰略研究》,并擔任這兩個課題組組長。
軟實力就是國家和民族的凝聚力
[孟建]:各位網友,很高興今天能夠來到人民網和大家交流。今天我想跟大家交流一個問題,就是國家軟實力建設與媒體責任。在我們交流之前,我想能夠先談一談我本身對這個題目的想法。
大家也都知道,媒體責任問題,這幾年談得比較多,我們人民網在這方面也做了大量的工作,網上一搜,用我們大學里的話來說,叫“搜一搜(google),百一百(baidu)”,為什么今天會選擇國家軟實力與媒體責任的問題來和大家做交流呢?首先我覺得當今世界的發展,當今國家和地區的發展,越來越凸顯出軟實力的重要。從我們理論界來說,從學界來說,軟實力的問題并不是一個新問題,就我自己的研究而言,應該說90年代之前,美國哈佛大學肯尼迪學院的院長小約瑟夫·奈就已經提出了這個問題。但是,在世界范圍內引起高度重視,特別是引起我們國家的重視,大概有七八年的時間。雖然我們對這個問題的認識相對來說晚了一點,但是,國家認識的起點非常高,認識這個問題的深度也非常深。關于軟實力的問題,現在研究已經很多了,無論是正式的出版物還是網上的文章,包括小約瑟夫·奈本人也到大陸來進行過講學。
我覺得,我概括軟實力與媒體責任大體有四個方面:第一個問題著重談了軟實力是國家和民族的凝聚力。第二個問題,談了軟實力是一種特殊的影響力。在當今,我們所說的媒介世界的當今,傳媒的影響力又是文化影響力的一個核心所在。第三個問題是國家和地區之間的協調能力到底怎么樣。第四個問題是參與國際組織和參與國際間重大活動的能力怎么樣。把這四個方面合起來稱之為軟實力。這是我給他的一個概括。
我認為,我們國家在今天的快速發展,離不開我們國家對軟實力的重視和傾力的建構,今天我在這兒想和大家交流國家軟實力的建設與媒體責任的問題,我將側重軟實力與媒體的兩個方面,一個是國際的方面,一個是國內的方面。我今天想著重從國際范圍來講媒體的責任,因為國內的媒體責任,討論的已經比較多了,比如說我們的媒體如何在構建和諧社會當中發揮自己的作用,媒體如何團結、穩定、鼓勁,如何唱響主旋律、打好主動仗等等等等,事實上這樣的關注,使得我們的媒體開始高度重視媒體發展當中的很多問題,比如說和諧社會當中對一些弱勢群體的關注,對特有階層的關注,比如說我們今年的春節晚會有一個讓人潸然淚下的節目,就是農民工子弟唱一首歌,非常感人,現在很多電視臺也都大量拍攝了這樣的節目,比如我最近看到貴州電視臺向全國推出了一個十集的大型節目叫《農民工——我的兄弟姐妹》,拍的感人至深,我和他們的主持人也有過交流,他說每一上場,對他都是一次心靈的震撼。中國教育臺拍了一個大型紀錄片叫《我的太陽》,也非常感人。更不用說中央電視臺《今日關注》等等。我今天想談談國際方面的問題。
國際方面的問題,我覺得主要是媒體責任和軟實力的關系,在三個方面凸顯出來:
第一個方面,我覺得媒體的失語狀態與媒體的責任。就是說,在當今這樣的一個社會,中國的軟實力的建構,首先要改變中國的傳媒在世界上失聲的問題,或者是聲音非常微弱的問題。比如說,面對世界范圍內對中國威脅論的提法,比如說面對世界上一些別有用心的國家對中國“殖民論”的提法,又比如說最近世界上又有一種新的詆毀中國的提法,它包裝成一個新的提法叫“中國責任論”,認為中國強大了、發展了,沒有負起社會責任,沒有擔負起國際責任來,我們如何改變媒體的失語,發出我們的聲音?比如說,我們國務院白皮書系列,比如最近剛剛公布的《人權白皮書》,我們等著美國的白皮書發表,看你對待中國什么態度,看你對中國的態度有沒有改變,他果真發表了那樣的白皮書,詆毀中國的人權問題,中國國務院新聞辦舉行新聞發布會,記者云集發布廳,指出美國自己人權上存在的很多問題。
第二個方面,我覺得新聞失實的問題。新聞失實造成媒體的很多錯誤。就像我剛才講的,明明中國正在和平發展,高舉和平的大旗,而世界上很多別有用心的國家,偏偏要說中國殖民了、中國威脅了等等,顯然這是用錯誤的新聞事實誤導世界輿論。我們怎么以正視聽?所以,溫家寶總理訪問非洲的時候,在援建坦贊鐵路的因公犧牲的工程師們、工人們的墓前,面對媒體向世界闡述中國的立場和主張,當非洲最困難的時候,在中國很不發達的時候,是中國修建了橫貫非洲的大鐵路動脈,這時候發達國家到哪里去了?你們的責任到哪里去了?
第三個方面,我覺得,有一個信息失衡帶來的媒體上的偏差問題。這也就是說,我們如何為建立世界公正的、正常流向的世界新聞秩序而努力。所以,也有人說,中國的貿易是存在著大量的順差,而中國的文化存在著大量的逆差,而這個逆差很大程度上,是由信息逆差體現出來的。也就是說,在世界信息范圍內,發達國家,特別是美國,大量的信息流向不發達國家,造成信息不對稱,而發展中國家,也包括中國,在世界上的聲音很微弱,而且往往遭到詆毀和歪曲,這是一個被扭曲了的世界信息秩序。所以我想,在和網民們進行一些交流的時候,我先借人民網這樣的一個很好的平臺,袒露一下我自己在這樣一個問題上的一些看法。下面我愿意回答網友們提出的一些問題,也是鑒于水平有限,我很難駕馭,我們大家共同來探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