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年身處機器轟鳴的工作環境,他早已習慣用手勢“無聲交流”
仲濤:每分每秒都在積攢幸福
■本報記者劉 佳通訊員魏 龍
機器轟鳴的機電艙內,仲濤正帶著耳塞,和同事用手勢比劃著什么。
除了耳塞,這位在“遠望”號船上工作了20多年的機電技師,隨身還有幾樣“標配”:安全帽、手電筒、銅聽棒和點溫計。
仲濤每天的工作大同小異:挨個到主機集控室、各個機電機艙以及空調器室轉轉看看。
轉轉看看說來簡單,但轉一圈看一圈下來并不輕松。除了幾個機艙之外,遠望五號的各個角落都有大大小小的機電設備,每隔一個小時,機電技師都要分組在船上對設備進行一次巡視。機艙又潮又熱,一趟巡視下來,技師的連體工作服早被汗水浸透。
這不,一片熱浪噪聲中,仲濤盯著眼前的輸油管道主機,抹掉頭上的汗,拿起扳手,一個接一個地擰下管道接口上的螺絲,熟練地拆開接口中間的墊片和過濾網,換上新的過濾網,再迅速地擰好螺絲。
“別小看這些螺絲,事關重大。”仲濤說,對于長年在海上航行的“遠望人”來說,狂風惡浪并不是最可怕的,船舶主機“停車”才是致命的問題。
吃過晚飯,仲濤沒有休息,又開始值班,他在主機集控室里,通過一臺臺屏幕掌握全船主機的運行情況,遠望五號船動力設備自動化程度高、操控方式先進,可靠性也很高,值班員坐在監控電腦前就能隨時掌握設備運行情況。
“在船上,每分每秒都在積攢幸福!”談起自己20多年的機電技師生涯,仲濤眼中閃爍著光芒,嘴角微微上揚。“我們的工作,既不像水手們駕駛著遠望號駛向大洋,也不像測控技術人員操控著天線的轉動,報出激動人心的一刻,但遠望五號正常運行就是我的價值。”他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