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為位于甘肅張掖市境內的“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駱駝城遺址。甘肅省文物局供圖
中新網蘭州11月19日電(記者 馮志軍)風吹日曬雨淋等自然破壞,日益頻繁的人類生產生活影響,加之地方政府對文物保護措施落實的“興趣”缺失,目前甘肅保存較完整的40余座古城正面臨著多重危害。面對這些刻不容緩的保護任務,文物保護專業技術人員的嚴重緊缺最令官方“頭疼”。
“事實上,高素質、高質量的文物勘察設計人員和咨詢專家在全國來講都是比較少的。”甘肅省文物局文物保護處副處長王旭日前接受記者專訪時表示,面對大量的文物保護任務,甘肅現有的文物保護專業技術人員及保護技術顯得“捉襟見肘”,二者矛盾日益突出。
據了解,甘肅境內現存較完整的40多座古城基本以夯土筑成,包括古代城市和古代戰爭防御作戰體系的古城堡,建造時間始于漢代以來,一直延續至明清時期。這其中,至少有五六座古城目前仍有民眾居住,且生產生活正常。
甘肅現存的40多座古城中,有十幾座已經公布成全國重點保護單位和省級文物保護單位,保存不太完整的古城為縣級文物保護單位或者一般文物點。 王旭坦言,與需要正常進行的文物保護任務相比,甘肅現有的“穩定性”文物保護人才缺口至少在一半以上,而在一些保護領域,這種缺口則更大。這不僅會延緩工作進度,文物保護的工作質量也受到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