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鑫陸良縣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副主任:我們從2002年到2010年總的9年時間,我們總的排查之后,是14例癌癥患者。
解說:而人們最想知道的是,村民身患癌癥和當地化工廠之間究竟有沒有關系。
興隆村村民:就是從化工廠開廠,慢慢慢慢就多了。
陸良縣居民:他們找的次數太多了,得到的回應呢,你認為你得癌癥是跟化工廠的鎘有關,你拿出證據來,你拿個化學報告出來吧,村民有能力做這個事嗎?
主持人:我們在環保部《化學品環境風險防控“十二五”規劃》中看到了兩個數字還有三句話,給人的印象比較深,第一個數字是40000,這是一個什么數字,是我國現有生產使用記錄的化學物質,還有一個數字是3000,這是已經列入當前危險化學品名錄,具有毒害、腐蝕、爆炸、燃燒、助燃性質的化學品。還有這三句話,“尚有大量化學物質的危害特性還未明確,化學品環境管理信息和風險底數不清,監測監管、預警應急、管理和科技支撐能力不足。”我們從這兩個數字和三句話里面,我們能夠看到環保部直面問題的這種坦誠,并且提出了一個《防控危險品危害的五年規劃》令人期待。
但另一方面,像剛才短片里提到的一個數字,“從2008年到2011年,三年的時間,568起突發環境事件,幾乎不到兩天就有一起。而568起中,有超過一半是由危險化學品而導致的。”如果把突發事件比成是急癥爆發的話,那么平時的這種日積月累的污染,應該說像慢性病一樣,它對人的危害更大。
我們不妨看這樣的一種情況,“近年來,我國一些河流、湖泊、近海水域以及野生動物和人體已經檢測出多種化學物質,還有多個地方出現飲用水危機,甚至個別地區出現癌癥村的問題。”這樣的一種描述也是出現在環保部的《化學品環境風險防控“十二五”規劃》里。
我們接下來再了解一下現在我們國家的水污染到了什么樣的情況,這是國土資源部的調查。先來看在2000年到2002年,這三年的調查中,有超過60%的地下水資源是屬于1到3類的標準,而到了2009年,我們看水質四類和五類的已占到了73.8%,不到十年的時間,這兩個數字居然顛覆了。2011年,全國城市55%的地下水是較差至極差的水質,這是一個非常糟糕的情況。今天我們演播室就將連線中國政法大學環境資源法研究所的所長王燦發教授,王教授,剛才我也念到了一組數字,從21世紀的前十年,它這個十年剛開始的時候,水質還有超過一半是好的,一到三類,那么到了這十年的后期的時候,這個水質有超過了一半是變成了差的,為什么十年的時間會發生這么大的變化?您覺得是哪兒出現了問題?
王燦發 中國政法大學環境資源法研究所所長:
這里面肯定就反映出問題來,就是說污染在加劇,地下水的水質在惡化。那么這種惡化就是由于排污造成的。
主持人:我們國家現在對于深層地下水,剛才您說的排污是一個表層地下水的污染,今天可能我們關注深層地下水的排污。對于深層地下水的排污,我看到一種報道,說是無監管也無立法,您覺得準確嗎?
王燦發:深層地下水的排污在咱們國家沒有明確的規范,就是說利用像美國那樣深井灌注,在美國它有一種對特別難處理的污水深井灌注的技術,但是美國的立法是特別嚴密,就是灌到什么地方、中間會不會造成水的污染,管理得非常嚴。但是中國的環保部門和一些專家也到美國考察過,但是回來咱們國家的法律當中沒有專門的規定這一塊,但是對于地下水的污染,我們的《水污染防治法》是有專章規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