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空天防御體系建設的一些意見
通過對各種空天防御體系建設方案進行分析和比較,我們可以得出下列結論。
第一,俄羅斯空天防御體系的建設必須嚴格依據相關的法律法規或指導性文件的要求展開。這些法律依據包括:《俄聯邦關于遂行防空任務的組織意見》(1993年第1032號俄總統令);《關于俄聯邦2015年前軍隊建設的發展意見》(2005年6月28日俄聯邦安全委員會通過);《俄聯邦2016年前及未來空天防御構想》(2006年4月5日被俄總統批準);《2020年前俄聯邦武裝力量建設和發展構想》(2010年4月19日被俄總統批準);《俄聯邦2010年前及未來防空政策的基本原則》(2003年2月1日被俄總統批準)。
第二,在實施空天防御作戰時,隸屬于各軍兵種的所有空天防御力量都要接受空天防御聯合戰略司令部的統一指揮和領導,并在情報偵察系統和自動化指揮控制系統的協助下,完成防空反導作戰。
第三,空天防御體系的建設應在現有防空體系的基礎上展開,未來的防空部隊應具備防空和反導的雙重能力。
第四,根據每個空天防御責任區(防空反導責任區)的不同特點和地理環境,打造適合自身特色的空天防御體系。據專家評估,俄羅斯將設立5個空天防御責任區,其中4個歸各個戰略方向上的相應級別的空軍指揮部管轄,最后1個(中部空天防御責任區,范圍包括首都莫斯科地區和中央工業區)歸空天防御聯合戰略司令部直接指揮。
第五,為了對所有空天防御力量實施有效的作戰指揮,進而高效的完成空天防御任務,必須建立空天防御聯合戰略司令部。該司令部是一個戰略級的作戰指揮機構,它融合了空軍、陸軍、海軍、戰略火箭兵、航天兵、總部機關(如總參作戰總局、總參情報總局、總參電子戰總局)的相關職能。該司令部與空軍總司令部在一起辦公,空軍總司令部的各種設施、設備、通信系統、自動化綜合系統、后勤保障系統、保衛勤務系統都可以被空天防御聯合戰略司令部所使用。在遂行空天防御任務時,空天防御聯合戰略司令部司令有權對所有的空天防御力量(如空軍、陸軍防空部隊、海軍防空部隊、航天兵、某些強力部門等等)進行指揮。
第六,空天防御作戰指揮控制系統應在空軍現有指揮控制系統的基礎上發展變化而成,不必“另起爐灶”。
第七,平時,空天防御力量的作戰值班及戰斗保障不再由各軍區司令部負責,改由各軍兵種司令部負責組織實施。
第八,俄羅斯空天防御體系的最高領導機構是俄軍總參謀部(主要負責制定規劃和戰略指揮),而直接指揮者則是空天防御聯合戰略司令部司令。
第三種方案
當然,在俄羅斯空天防御體系建設的各種方案中,也有這樣一種看法,即在第一種方案與第二種方案之間找平衡,尋求一種“中庸之道”。我們把它稱之為第三種方案。其核心內容是:第一,依照國家安全委員會2005年6月28日決議的要求,實施軍隊改革,并在此基礎上建設統一的空天防御體系;第二,空天防御力量的主力部隊應置于某一軍種的編制之內,便于實施統一的行政管理和作戰指揮;第三,解散航天兵,并將原隸屬于航天兵的太空導彈防御部隊并入空軍,形成三軍種兩兵種(陸軍、海軍、空軍、戰略火箭兵、空降兵)的編制體制;第四,空天防御聯合戰略司令部與空軍總司令部實現聯合辦公,既減少指揮機關及其附屬機構的數量,又提高了基礎設施資源的利用率。
空天防御體系三種建設方案的性能比較見下表。

通過分析我們可以得知,第三種方案是以第一種方案為版本演變而來的,在軍兵種之間的協作效能上不如第一種方案,但在部隊的直接指揮方面又強于第一種方案。綜合各種比較指標來看,第三種方案不管是從軍事角度還是從經濟角度出發,都是目前最適宜的空天防御體系建設方案。
結束語
近兩年來,俄國內的專家對如何建設本國空天防御體系等相關問題進行了深入細致的討論,提出了許多有建設性的意見,極大的促進了空天防御理論的發展。專家們的建議雖然是純理論性的,但卻與俄軍目前正在進行的改革建設密切相關。
至于政府和軍方采用何種方案建設空天防御體系,我們還不好確定。但有一點是明確的,那就是:空天防御體系的建設應在不破壞殲擊航空兵、防空部隊、反導部隊現有指揮體系的前提下,通過技術升級和完善基礎設施等措施,將所有空天防御力量納入到統一的作戰指揮控制體系之下,高效的完成國家及軍隊賦予的各種空天防御任務。
作者:安德烈 米哈伊洛夫
編譯:知遠/天云